今天要到神奈川縣橫濱市,基本上來說在東京來說這算是有點距離了因為車程要一個多小時(但比起箱根其實算近的),所以透早就出門囉!
從池袋搭JR山手線到渋谷後再轉搭東急東橫線到橫濱車站,那天我人已經開始感冒了,當時只覺得坐好久的車阿~
到了橫濱車站後艾瑪小姐詢問當地車站的嚮導員怎麼坐公車到三溪園,日文一竅不通的我對艾瑪小姐馬上崇拜起來~
乘車卷還能留下來紀念~
瞧瞧我,看起來就是一整個沒睡飽哇~
從橫濱車站坐到本牧三溪園前站大約35分鐘,還要再步行進去~
沿途步行時經過的住家~
票根上還印有三溪園的特色-三重塔~
三溪園(Sankeien garden),位於橫濱東南方,是一座日式庭園,佔地約18萬m2,園內創始人"原 三溪"為貿易實業家,庭園裡有許多從京都、鐮倉等地移過來的歷史建築物,現在包含有10棟重要文化遺產與横濱市指定有形文物3棟,於明治39(1906)年開放,讓一般民眾可進入參觀。園內種植不同季節的植物與樹木,如櫻花、梅林、蓮花、楓樹等,隨著四季,與古代建築物、水池相互襯托,而有不同的風味變化~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t2AsuceLFR.BRUIPbGWJ/article?mid=439)
鶴翔閣,當天因有婚宴所以不開放參觀~
象徵三溪園的主建築:旧燈明寺三重塔,是從室町時代遺留下來的,由京都搬到橫濱來,可見當時原三溪財力之雄厚~
旧天瑞寺寿塔覆堂是1591年(天正19年)豐臣秀吉為了母親蓋的壽塔,壽塔是為了祝福長壽,而在人活著時而蓋的墓碑~
聽秋閣是1623年(元和9年)建築,是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德川家康的孫子)蓋的~
豐臣秀吉愛用的手水鉢~
舊矢箆原家住宅,是合掌造的房子,是由岐阜縣白川鄉移置過來此~
這兒讓我誤以為我的人在京都而不是橫濱呢~
日式茶道老師,她可是現場教學如何泡抹茶~
甜死人不償命的小甜點,配上有點苦澀的抹茶剛剛好~
和茶道老師合照~
很想像日本人一樣坐下來吃燒烤,無奈沒有時間~
逛完三溪園後到入口處旁的店家買紀念品,很有京都fu的"小島屋"~
這水煮蛋的攤位很復古,買了一顆50yen的水煮蛋來吃,吃起來和一般水煮蛋一樣沒啥特別的~
這次鐵腿東京行的唯一一枝霜淇淋,吃不出奶味但有抹茶香~
接著要前往橫濱的山手西洋館,等待公車時所拍的;山手西洋館和神戶異人館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的異人就是外國人而異人館就是開港時外國人建造和居住的房子, 現在這些房子是日本的文化保護財,日本人對古蹟的保存與尊重真該給他拍拍手阿~
遠眺橫濱港口~
大佛次郎紀念館~
橫濱塔:屹立在山下公園對面,高106米。由此可眺望橫濱山下公園一帶的風景。橫濱塔曾作為世界最高燈塔刊登在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塔頂100米處設有上下2層的展望台,由此可遠望港口未來21的陸標塔、大觀纜車,俯瞰中華街的夜晚的霓紅燈、橫濱跨海大橋等橫濱著名景點,如趕上好天氣,還可看到遠處富士山的優美景色~
(資料來源:http://www.e-japannavi.com/syuyu/yoko_yamaprk3.shtml)
山手西洋館共有七座,每座建築各有不同的特色,當時來自歐洲各地的外商使節,留下了義大利,法國,英國,西班牙等不同風格的建築~
而且參觀全部無料,不像神戶異人館都要買門票,果然橫濱市政府是佛心來著~
山手111號館~
倍里庫公館~
倍里庫公館是英國商人「B.R.白利基」在日本昭和5年(1930年)蓋的私人住宅~
山手資料館~
這是其中一座西洋館,看得出當時屋主很有錢~
山手聖公會~
好有身處國外的fu阿~
橫濱中華街:是日本乃至亞洲最大的唐人街,與神戶南京町、長崎新地中華街一起並稱為日本的三大中華街。在橫濱中華街,僅中國餐館就有200多家~
橫濱關帝廟,和武廟路的關帝廟長得很像,難怪有股熟悉感~
一顆要價500yen的包子有我2/3的臉一樣大,得要我們3個人一起share吃~
經過這間"皇朝",看很多人在排隊我們也跟著買~
肉餡嫩滑多汁,排隊排得有道理阿~
百貨公司鄰立,只可惜照個相就要離開了~
晚餐到新宿的東京麵通團吃讚岐烏龍麵~
一進入口處就有師傅煮麵,直接告知幾號麵即可,等師傅煮好麵就會放在端盤上~再拿著端盤拿天婦羅,這些天婦羅都是要另外加價的;等算完帳再到旁邊的類似開飲機的機器加高湯~
這天走太多路實在是太餓了再加上相機沒電所以沒拍烏龍麵近照囉,但QQ的烏龍麵麵條配上鮮甜的柴魚湯,很淡卻又獨特的滋味直到現在還存留在我的腦海阿~
今天終於最後一個行程啦-都廳夜景,感覺腳已經沒有知覺了....1991年正式啟用的"東京都廳舍"(東京都政府辦公大樓),看夜景完全無料阿~
還能看到遠處的東京鐵塔呢~
45樓的北展望室開放到晚上十點半而我們看完夜景後時間也差不多了,忙碌又充實的第三天行程...